在教育教育常识与才能的考试中,考过许多中外名教育家的思维与作品,几乎是每次考试都考的常识点,固定考察的常识点需求花时间彻底把握。因而笔者特别整理了常考的教育家汇总,以便考生温习。
紧记并保藏–温习笔记
一、夸美纽斯
(一)作品
《大教育论》、《母育校园》。《大教育论》的出书,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的诞生。
(二)教育观念:
“泛智论”
1、着重教育的天然性,教育要遵从人的天然开展;
2、主张把全部常识教给全部儿童;
3、在挑选教育内容时要注意常识的有用性;
4、在教育内容上,规则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5、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根底;
6、教育准则:初次提出并证明晰直观性、体系性、量力性、自觉性和稳固性等教育准则。
二、教育上的哥白尼——卢梭
(一)作品
《爱弥儿》、《社会契约论》
(二)教育观念:
“天然教育”
1、教育的意图是培育天然人。
2、论各年龄阶段的教育
卢梭依据儿童身心开展的天然进程,将人的开展分为四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的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
(1)婴儿期的教育
(2)2~12岁的教育
(3)12~15岁的教育
(4)15岁至成年期的教育
3、第一次发现“儿童”。
三、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
(一)作品
《一般教育学》,被视为国际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作品。
(二)教育观念
1、把教育学树立在心理学的根底之上,使教育学开端走上科学的路途;
2、提出了一套比较完好的课程体系,为近代课程论的树立奠定了根底;
3、四着重:体系常识、讲堂教育、教材、教师;
4、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讲堂中心;
5、四段教育法:明晰、联合、体系、办法;
5、初次提出了教育的教育性准则。
四、全面调和开展理论的发起者——苏霍姆林斯基
(一)作品
《给教师的主张》(也称为《给教师的一百条主张》)、《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他的作品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二)教育观念
1、施行全面调和开展教育,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体育、劳作教育、美育五部分有机地彼此联络并彼此浸透的一致的全体;
2、创造性劳作是苏霍姆林斯基劳作教育理论的中心。
3、养儿童杰出的品德习气。品德具有继承性,在人的特性构成中,年少是一个关键时期。因而从年少开端,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
五、有用主义教育的代表——杜威
(一)作品
《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校园与社会》。
(二)教育观念
1、“教育即日子”、“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历的改造”;
2、教育无意图论;
3、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历中心;
4、“在做中学”,着重教法与教材的一致,着重意图与活动的一致。
六、第斯多惠
(一)作品
《德国教师教育攻略》、《教育年鉴》,第斯多惠被誉为“德国教育师范之父”。
(二)教育观念
1、教育的意图在于培育完人,即开展人的天分才能。
2、完人教育遵从三项教育准则:自动性准则、天然适应性准则、文明适应性准则。
3、教师的使命:
(1)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
(2)教师要精力充沛,毅力坚决。
(3)教师要使自己的教育引人入胜。
(4)教师要注意培育学生的表达才能。
【关键词回忆】
夸美纽斯——“泛智论”;教育的天然性
卢梭——“天然教育”;培育天然人;第一次发现“儿童”
赫尔巴特——四着重;三中心;四段教育法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调和开展教育
杜威——新三中心论;“在做中学”
第斯多惠——完人教育;提出对教师的要求
扫一扫微信 获取更多优质资料和备考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