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B。解析:王充是我国古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对教育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从他把其时人才分为文吏、儒生、通人、文人和鸿儒等几类,从这种分类能够看出他的培养目标是人才的多样性——在重视实践才干的一起造就的学术人才、政治人才。所以此题选B。
4.【答案】C。解析: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曾拟定《钦定书院规章》即壬寅学制,未及实施。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从头拟定书院规章,于1904年1月发布,即《奏定书院规章》,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由国家公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推广的体系学制。所以此题选C。
5.【答案】C。解析:规划教育法建议废弃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边界,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议学习意图和内容,在自己规划、自己担任的单元活动中取得有关常识和才能。
6.【答案】B。解析:课程标准是课程方案的具体化,是课程方案中每门学科以大纲的方法编定的、有关学科教育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育、点评和考试题意图根据,是国家办理和点评课程的根底。
7.【答案】B。解析:隐性课程是校园情境中以直接的、内隐的方法出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8.【答案】B。解析:确诊性点评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育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影响学习的要素而进行的点评。
9.【答案】D。解析:量力性准则指教育活动要合适学生的发展水平。
10.【答案】C。
扫一扫微信 获取更多优质资料和备考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