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
1.依据学生的直接经历、联络学生本身日子和社会日子的课程是( )
A.校本课程
B.实践课程
C.活动课程
D.学科课程
2.教育活动的实质是( )
A.知道活动
B.实践活动
C.往来活动
D.讲堂活动
3.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一致活动称为( )
A.教育
B.教育
C.教授
D.学习
4.提出“明晰、联想、体系、办法”四段教育法,提出了教育的教育性准则的是(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杜威
5.德育工作上,德育方针是( )
A.起点
B.进程
C.中心环节
D.运用办法
参考答案
1.选C。【解析】校本课程是指在施行国家课程和当地课程的前提下,经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点评,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习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挑选的课程。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爱好和需求动身,以儿童的活动经历为中心规划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取得关于实际国际的直接经历和逼真体会。活动课程亦称经历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敌对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爱好和动机为中心安排课程。学科课程首要是从各学科范畴中精选的部分内容,依照该范畴的逻辑结构构成的常识体系。实践课程指向的是操作类型的课程,归纳实践课具有实践性。
2.选A。【解析】教育进程实质上是一种知道活动,而且具有特殊性:表现为知道的间接性、往来性、教育性和有领导的知道。
3.选B。【解析】教育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方活动。
4.选A。【解析】赫尔巴特提出教育要具有教育性,即教育不光要传授给学生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促进学生情感、情绪与价值观的开展,即促进学生德育的开展。赫尔巴特在“统觉”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明晰、联想、体系、办法”四段教育法;夸美纽斯提出“全部常识都从感官的感觉开端的”,建议把教育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五步教育法:困难、问题、假定、验证、定论;洛克的首要作品的是《教育漫画》,提出应该进行绅士教育。
5.选A。【解析】德育方针:对德育培育学生的何种质量的想象与规则。德育方针分为:总方针和分方针。总方针较之分方针具有唯一性或一致性特征。德育总方针是学校德育的底子指针,是德育的总方向。
教师资格
1.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改小书院为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级小学校。初等小学校的修业年限为( )。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2.教育心思来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沛西•能
B.卢梭
C.孟禄
D.勒图尔诺
3.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候比较聪明,5岁时就能作诗,但因为缺少杰出的日子条件和及时的教育培育,12~13岁时写的诗现已不如曾经的好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世人矣”。这说明( )。
A.遗传本质在人的开展中的效果
B.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开展具有决议性的效果
C.后天的日子条件和教育对人开展的重要意义
D.社会环境是影响人开展的重要因素
4.“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表现了教育的( )。
A.直观性准则
B.启发性准则
C.按部就班准则
D.稳固性准则
5.“水涨船高”“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依据点评所参照的规范不同,归于( )。
A.相对性点评
B.绝对性点评
C.个体内差异点评
D.总结性点评
参考答案
1【答案】B。解析:“中华民国”建立后,教育部发布的小学校令规则初等小学校接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4年。
2【答案】C。解析:教育心思来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他以为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仿照。
3【答案】C。解析:后天的日子条件和教育对人的开展起着重要效果,方仲永之所以泯然世人,是因为后天缺少杰出日子条件和教育培育。
4【答案】D。解析:“习”和“温”是温习,稳固的意思,因而表现的是教育的稳固性准则。
5【答案】A。解析:相对性点评又称为常模参照性点评,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检验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的点评。它首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果在该班学生成果序列或常模中所在的方位来点评和决议他的成果的好坏,而不考虑他是否到达教育方针的要求。“水涨船高”“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表现了相对性点评。
扫一扫微信 获取更多优质资料和备考干货